会议专题

制度·权力·自我--明代赠序文中的政治文化

兴观群怨赋与了文学生命力,使人类的情感得以深化,切中生命、个体、社会,从而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其中,“群是人之相聚”,王夫之深入分析了“群”的功能在于“不忘”、“益挚”,即共同的体认起到深化情感和联结群体的作用,这是对中国古典诗学中群体价值一次完善阐释。“群”的功能与价值在文学中的实现是通过选择不同题材、文体来达到的,即黄宗羲所说“后世公讌、赠答、送别之类皆是也。”本文中,政治文化的理解采用阿尔蒙德的概念,即“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赠序文正是这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的充分体现,它所表现的政治文化不同于奏疏应用于官方正式场合,不同于书信的私密与单向性,不同论说的理论研讨性质,赠序文的独特性表现为公开性、开放性、交游性,最直接而且全面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政治行为、政治要求和对文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思考。并且在作者与赠予对象、文章读者之间建构了一个交流平台,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政治文化有着突出的塑造作用。通过文体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讨,人们对文体的意义、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应能进入到更深刻的层面。本文讨论的赠序文中的政治文化即是在这两种形态中的展开,赠送行为及赠序文的写作作为文化习尚和礼仪形式使儒家观念体现在人们的政治行为、思想活动及写作活动之中,并不断渗透到现实政治之中,即所谓“儒家的制度化”。并从制度、权力、自我三个方面切入赠序文中的政治文化。重点介绍了赠序文的书写特征及其表现空间,以及制度与习尚背景下的赠序文书写。

古代诗学 赠序文正 政治文化 书写特征 表现空间

张德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北京

中文

760-779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