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詮解莊子<齊物論>之物我關係

庄子《齐物论》虽有「齐物」与「物论」连读两种解释,然此两种解释系构成道家玄智思维之互摄圆境,将《齐物论》物我浑化无碍之旨给彰显出来.然吾人身处现实世界之中,常受到「成心」之执,导致过度夸张某「物论」之存在,而排斥了其他「物论」的存在价值受到肯定,如此将遮蔽大通之道,致使物我产生隔阂,而无法展现道家玄智之「灵心」.其实,「成心」与「灵心」皆存乎一心,故此庄子才拈出「吾丧我」之修养工夫,以消弭吾人主客二分之执,进而从更宽广的视域去看待「物论」之存在价值.当吾人经由「吾丧我」工夫消解物我隔阂后,彼此就在浑化无碍中呈显和谐状态,此状态庄子称之为「明」.吾人若能体现此状态,心境即能如明镜般应物不藏,不受任何情绪所干扰,而自适其性地徜徉于人间世,让个人生命得到当下之安顿。

庄子 《齊物論》 物我理论 个人生命

鄭栢彰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北京

中文

830-837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