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越科舉--陳騤《文則》新探

文话研究的起步虽较诗话、词话晚,但在近年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这全有赖文献整理工作之助.王水照先生主编之《历代文话》出版后,学人称便.许多有待开发的学术新蓝海,等着有志研究者航行探索.与许多未受重视的文话不同,南宋陈骙(1128-1203)的《文则》,早已受到学术界推崇,修辞学研究者甚至给予「首部修辞学着作」的桂冠.稍加考察,最早似由修辞学家郑子瑜于1964年春天,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郑氏认为:「陈骙的《文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专谈文法修辞而比较有系统的著作」.此在此基础之上,学界约由语言、文论、修辞三个方向探讨此书,取得不少成绩.南渡以来,科举程式渐严,禁锢诗人文章写作外,亦深深左右了文章学的学习方向。陈骙学习文章最大的困境在于进取之累。陈骙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知味,也就是审美的眼光。陈骙《文则》超越科举的具体做法有陈骙论言意与美感、论文体,论学古与活法。

古代文学 陈骙 《文则》

鄭芳祥

臺灣實踐大學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北京

中文

838-851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