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宫颈微偏腺癌病例报道二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the cervix,MDA)是宫颈癌的特殊类型,又名恶性腺癌,发病率仅占宫颈腺癌的1%~3%.其组织学表现似良性,但具有浸润、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病理诊断较困难,早期诊断率低,预后不良.现将2例宫颈微偏腺癌做报道,以期对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宫颈微偏腺癌平均发病年龄42.6-53.3岁,本报道2例患者年龄基本符合。宫颈微偏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大量排稀薄的蛋清样液体,无明显异味,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性交后出血,少数病例可有下腹痛症状。该肿瘤为内生性,妇科检查早期不易发现,后期宫颈增大,桶状增粗,质硬,固定,部分可见宫颈赘生物。第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阴道流夜,呈梗水样,且伴有异味。而第2例患者为月经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伴下腹隐痛。宫颈微偏腺癌的诊断极其困难,早期宫颈微偏腺癌组织分化好,宫颈涂片和活检往往为阴性。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是其基本诊断方法。宫颈微偏腺癌的治疗与普通宫颈腺癌相同,手术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法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阶段只需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酌情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晚期患者则应用同步放化疗。早期诊断,准确临床分期,手术治疗及辅助放化疗等是影响宫颈微偏腺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宫颈微偏腺癌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预后分析

方善钰 李舒雅 王芬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江西省第十四次妇产科学学术会议

南昌

中文

391-397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