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与文献标准标识符采标进展及其编目应用
在梳理国际信息与文献标准标识符及其中国采标情况的基础上,从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均可具有标识符属性的观点出发,讨论国际标准标识符与FRBR实体属性的对应.从国际标准标识符的MARC字段设置、ISRC规范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际标准标识符的编目应用,文章指出一个清晰的实体标识符体系有助于用户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图书馆而言,应注意跟踪标识符体系的进展,推动和参与标识符体系的建立和开展,提出合理诉求(如在载体表现上标明作品、内容表达标识符)。同时更应探讨新技术环境下书目数据和规范数据的关联开放数据以及和其他资源关联的实现(标识符可能在书目数据整合到语义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整合和消费标识符注册机构的元数据,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书目服务定位,努力改善用户体验。
图书编目 国际标准标识符 字段设置 书目服务
丁建勤
上海图书馆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
2013-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