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分子特征分析

通过ITS-RFLP以及ITS与28S D2/D3区序列聚类分析,黄淮麦区1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可以分为3个类型,即H.filipjevi组(3个群体)、H.avenae组(9个群体)和H.australis组(2个群体).ITS-RFLP分析发现,许昌县、商水县和博爱县3个群体属于H.filipjevi组,但其HaeⅢ酶切图谱也存在异质性,许昌县和商水县群体被HaeⅢ酶切后产生3个片段(420bp、350bp、180bp),而博爱县群体用HaeⅢ酶切后产生550bp、420bp、350bp、180bp4个片段.用Tru9Ⅰ和TaqⅠ限制性内切酶处理郑州荥阳和须水镇群体后发现,这2个群体被Tru9Ⅰ酶切后有560bp和500bp2个片段,被TaqⅠ酶切后比其他群体多了一条长度为550bp的带,酶切图谱与已报道的H.australis图谱完全一致.其余9个群体与H.avenae”C”型的酶切图谱一致.通过ITS与28SD2/D3区序列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将H.filipjevi组与其他两组区分开,而H.avenae组与H.australis组却难以区分.

麦类作物 禾谷孢囊线虫 群体结构 分子特征 序列分析

张煜 付博 年高磊 侯兴松 袁虹霞 李洪连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2-115

2010-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