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理论探源及扶阳概念的界定
中医扶阳学说的形成、发展、成熟经历了漫长认识过程.目前,在中医领域中对扶阳理论的认识仍然存在涵义和界限不清晰、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扶阳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作相应的梳理并加以界定。扶阳学说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凝练出来的中医理论,对临床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扶阳理论也由此受到历代医家的认可、推崇和效法。近些年来,在对前人扶阳观点不断挖掘的基础上,学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这个学派所倡奉的扶阳理论体现了在临床中的具体有效地运用,体现了人体生命以阳气为本的核心思想,是中医指导疾病治疗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法则。扶阳属于中医扶正治则的范畴,是中医治疗法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考之中国医学史,笔者认为,扶阳学派的率先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当是医圣张仲景,他将扶阳思想贯穿于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治疗的始终,尤其是以四逆汤为代表的温阳诸方为扶阳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扶阳思想具体运用的光辉典范。后人在仲景扶阳思想指导下,运用附子、干姜等大辛大热药物,挽救亡阳虚脱危急重证,消除阴寒沉疴痼疾,纠正因过用发汗药及寒凉药物造成的阳气损伤,病邪内陷之阳虚阴寒厥逆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总之,扶阳理论既可从宏观的理论层面,强调保护阳气的重要性,在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又可具体指以运用温热药物为主,或是其它同效应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扶助阳气作用的治法。
中医学说 扶阳理论 辨证论治
张晓琳 王寅 吴生元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省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58-61
201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