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述血水同治法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中医学认为:水湿、痰饮与瘀血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及病理产物,而津血同源,相互影响,两者常同时出现,故治疗上应”血水同治”.在《金匮要略》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以及妇人病等篇章,把活血化瘀,养血行血、温阳行气等治法,与利水、化饮、祛痰等治法,依据血、水致病的偏重,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将血水同治的思路广泛应用于水肿、瘾闭、黄疸、瘸痼、痈脓、血证以及妇产科疾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中。血水同病的治疗思路对当今临床依然有其重要影响。今后,可结合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血水同治法对各种疾病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促进对中医药治疗的全面推广。

《金匮要略》 血水同治法 津血同源 临床应用

蔡蓉 李云海 林连美

湖北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南昌

中文

106-108

201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