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苓散的运用规律及临床应用

五苓散源于东汉未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本方在《伤寒论》中,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用五苓散利水渗湿,化气解表,使水行气化,表邪得解,脾气健运,则蓄水留饮诸症自除.该方由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组成.原用治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现在临床已将本方广泛用于内科诸疾.本文对五苓散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临床运用规律做一整理和分析.五苓散是一首温阳利水渗湿的方剂,本方对疾病的治疗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己用于治疗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男科等临床各科疾病,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五苓散合二陈汤可治疗痰湿咳嗽:合活血祛瘀的方剂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四物汤治疗眼科前房出血:加茵陈、虎杖治新生儿黄疸:加橘核、小茴香、川楝子、肉桂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等。
五苓散 组方配伍 临床应用
王文福
广洲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32-334
201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