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两种针刀方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2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刀松解颈周特定腧穴配合颈曲灵)与对照组(采用朱汉章氏针刀松解”痛点骨面”原则配合颈曲灵),治疗组113例,对照组116例,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较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影像颈曲值变化进行效果评价,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特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颈椎曲度值与之前欠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治疗组、对照组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刀松解颈周特定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但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风险和难度,易熟练掌握,安全性相对高,操作风险显著降低.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针刀松解疗法 颈周腧穴 临床疗效
王寿兰 王轶 吴文庆 刘超 冯庆章 刘方铭
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 济南250012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济南250014 莱芜市钢城区颜庄中心卫生院 莱芜271103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503-508
2016-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