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棉铃虫和烟青虫及其杂交后代对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电生理反应的遗传特征

前期的研究工作表明,鳞翅目夜蛾科多食性昆虫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幼虫对寄主棉花的取食选择行为、寡食性昆虫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幼虫对寄主辣椒的取食选择行为呈典型的遗传性状.本研究则利用顶端记录技术(tip recording technique)测定这两种昆虫及其杂交后代幼虫下颚味觉栓锥感器对这两种植物叶片汁液的味觉电生理反应,以进一步分析取食选择行为的味觉生理基础.首先,分析了幼虫电生理反应动作电位的波形,以判断单个感受器内不同味觉感受神经元的类别和反应频率,这种分类判断的准确率为87-92%。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汁液至少诱导了这两种昆虫及杂交后代幼虫中栓锥和侧栓锥感器内8个味觉感受神经元中的6个神经元的反应活性。其次,发现这两种昆虫及部分杂交后代幼虫味觉感受神经元对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与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一致。最后,比较了亲本代、F1代及回交代味觉感受神经元反应模式,表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主导这两种昆虫幼虫味觉反应的差异;同时,棉铃虫幼虫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对烟青虫的等位基因有部分上位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鳞翅目昆虫取食选择的味觉编码机制以及味觉进化过程。

棉铃虫 烟青虫 杂交后代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电生理反应 遗传特征

汤清波 詹欢 黄玲巧 王琛柱 Joop J.A.van Loon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Wageningen University,The Netherlands

国内会议

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河北保定

中文

1-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