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目的:了解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BacT/Alert3D240全自动培养仪培养和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作鉴定及纸片法、MIC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8315例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386株,包括革兰阳性菌602株(44.43%)、革兰阴性菌665株(47.97%)和真菌119株(8.60%);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46株(17.7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44株(10.3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1(8.01%)、鲍曼不动杆菌104株(7.50%)和肺炎克雷伯菌96株(6.93%).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球菌有3株(5.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38%和84.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42.36%和48.96%;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严重耐药现象;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 结论:我院血流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应及时监测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血流感染 病原菌 分布规律 耐药性

胡晓彦 胡龙华 贾坤如 章白苓 张楠 蒋永清 桂炳东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江西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江西省医学检验第十六次学术交流会议暨王棠海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

南昌

中文

269-273

201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