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中西医联合治疗失血性休克合并皮下血肿的实践与体会
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相比,不仅通过抑制因子Xa和Ⅱa的作用,还具有更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其抗凝血作用部分减少了由完整肝素的抗凝活性带来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故有指南推荐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用药方便且无需监测.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常见由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相关出血风险、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风险,甚至会引发失血性休克,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该患者因下肢动脉栓塞症出现急性肢体缺血,按照指南推荐接受抗凝治疗,由此引发失血性休克合并皮下血肿。如何运用药物解决止血治疗失血性休克与抗凝治疗皮下血肿之间的矛盾,临床药师通过对此患者开展药学监护,采用中药外敷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既减少出血风险又避免了栓塞的可能,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建议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药物的选择、使用方式及给药剂量等,并加强对其出血风险的控制。在该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于“出血性瘀血”治疗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治疗原则:活血止血、益气活血。对于低分子肝素引发的皮下血肿,中药三七粉外敷可以解决西医止血治疗失血性休克与抗凝治疗皮下血肿之间的矛盾,该方法有价廉、方便、实用的优点,因例数太少,有待于进一步总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临床上常用的三七制剂(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在其制剂过程中只提取具有活血作用的三七总皂苷类成分,故没有止血作用,仅能作为活血药使用,切不可用于出血性瘀血,以免加重出血状态。
失血性休克 皮下血肿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邱丽丽 毛敏 顾焕 丁菊英 梅全喜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市257034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中山528401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41-44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