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源性疾病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中药不良反应和中药药源性疾病两者并不是等同的关系,区别两者的不同是很重要的。中药的不良反应可以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但是并非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全部由于中药的不良反应所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中药药源性疾病的主要表现主要有肝胆系统的损害、肾损害、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消化系统的损害、呼吸系统的损害、免疫系统的损害等。随着临床中药工作的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受到医药界广泛重视,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因此,在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同时,也要做好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结合文献分析,提出几点浅显的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对策:建立健全中药管理制度。加强中药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加强药品生产过程管理。加强药品使用过程的管理。提高对中药药源性疾病的识别能力。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控工作。
中药药源性疾病 疾病防治 中药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倪媛媛 林瑞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中药品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105-108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