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对皮肤刺激性影响与其抗哮喘效应关系的研究
目的:建立卵蛋白诱导的豚鼠哮喘模型,考察白芥子不同配比的穴位贴敷药物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和抗哮喘的影响,以寻找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皮肤刺激性的适宜药物配比,促进其应用更加安全可控. 方法:以白芥子不同配比的穴位贴敷药物分别贴于豚鼠大椎、肺俞和肾俞穴位,每次贴敷4h,隔日贴敷1次,连续14天.并以地塞米松(0.5mg/kg)作为阳性药.观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并记录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考察各组豚鼠皮肤组织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3组穴位贴敷药物均对豚鼠皮肤有一定刺激性,随着穴位贴敷药物中炒白芥子比例的增加,皮肤刺激性降低,但抗哮喘作用减弱. 结论:适当的皮肤刺激性对穴位贴敷的抗哮喘作用是有必要的,穴位贴敷药物中生白芥子和炒白芥子的比例各半时,既可维持穴位贴敷药物的疗效又能减轻其对皮肤的副作用.
哮喘 穴位贴敷 药物配比 实验药理 皮肤刺激性 抗哮喘效应
杨艳 付昆 徐敏 赵岚 赖先荣 仲蓬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成都610031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1137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151-155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