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和显著的治疗优势,尤其是针对复杂原因导致的顽固性疾病的良好效果,正逐渐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其多样化的化学成分和复杂的作用机制成为了研究的难点.药代动力学着重研究药物产生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及体内过程,药代动力学参数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评价药品的安全性、促进新药的开发研究,而中药药代动力学运用并结合药代动力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和分析技术手段,对中药及其复方进行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是揭示中药大数据的药学本质属性,并表征其作用规律的有力方法,对临床上合理用药的指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中医药理论。 中药复方原药成分复杂,并且其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产物以及代谢物也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如何准确检测分析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难点。随着更多精密仪器的推出,例如HPLC、UPLC、UPLC-MS、UPLC-MS/MS、GC-MS、HPLC-NMR等高效的检测仪器的应用,中药复杂成分的秘密正逐步被揭开。但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展露头角。 基于PK-PD(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式的研究思路虽然取得了进展,但其仍然是建立在几个化合物指标的评价之上,难以评价药效,甚至有些药效指标还无法找到合适的化合物进行模型评价。因此,如何建立PK-PD-DI(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疗效指标)模式,找到合适的药效指标,更加贴切的评价药物的疗效成为关键。 对中药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作用过程,组学技术正逐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与中药复方的整体性相契合,因此加强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应用,对于中药复方研究十分有利。

中药复方 药代动力学 组学技术

代一航 林瑞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2016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

广东中山

中文

170-173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