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医学专业认证要求构建中医诊断学形成性评价体系
中医学专业认证(也称”中医学学科认证”)主要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中医学专业(中医学学科),按照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试行)》,接受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认证.根据中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中医诊断学的形成性评价内容可考虑包括作业、期中考试、技能测试、期末考试、问卷调查、平时成绩等。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大学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中医学习的关键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让学生通过形成性评价,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体验每一小点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产生进步的动力,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 中医诊断学专业 评价体系 中医学专业认证
刘雁云 邹小娟 戴红 姜瑞雪 寇美静 胡霞 黄圣哲 赵厚睿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430065
国内会议
河北秦皇岛
中文
300-302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