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肌醇六磷酸和肌醇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探讨肌醇六磷酸(IP6)和肌醇(Ins)联合应用对肿瘤转移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方法:脾膜注射方法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后,将48只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为IP6组、Ins组、IP6+Ins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术后第2日,实验组小鼠给予剂量为80mg/kg bw的IP6和Ins灌胃,合用组体积以1∶1比例混合,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每天1次.连续给药20d后处死小鼠,观察瘤重和肝转移抑制率;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6、Ins、IP6+Ins组小鼠的瘤重和肝转移抑制率都降低(P<0.05);VEGF、bFGF、TGF-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并且合用组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0.05. 结论:IP6和Ins联合应用通过阻滞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TGF-β的表达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肝转移的发生,并且合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结直肠癌 肝转移 肌醇六磷酸 肌醇 实验药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付敏 宋扬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66021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190-195

201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