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很简单、很实用的脉证。首先知道什么是浮脉,无论脉管走行表浅还是走行较深,无论脉管宽大还是细小,从摸到脉搏开始算浮沉,只要脉搏的搏动点在脉管的浮部,且向下按压脉搏力度减小这就是浮脉。浮脉的两个要素:搏动位置在脉管的浮部;向下按脉力变小。这说明人体内里的气出于人体的表层,如果寸关尺三部脉都是浮脉,说明“浮则为虚”,这个病人正处于气虚耗的状态,或曾经长时间处于虚耗的状态。如果寸关尺只有一部脉浮,则说明有表证未解,如果是只有寸脉浮说明表证未解且未经过分误治;如果关脉或尺脉浮说明表邪未解且误治入里。无论是虚劳的脉浮还是表证未解的脉浮,只要摸脉气口三盛,同时脉还浮,这时候病人的表现一定是太阴病的症状同时还有气浮于表的症状,这时候都可以用桂枝汤,起效很快,疗效持久。于临床几乎每天都会处几剂桂枝汤原方,剂量桂枝6~12克,赤芍6~12克,炙甘草4-8克,生姜一到两片,大枣一到两枚,处一到四剂,远程病人适当增加几剂,嘱病人睡前服,服后可饮少量热粥,温覆避风。处桂枝汤不可让病人汗出过多,若汗多则加重其虚,病反不愈。从临床反馈看效果很满意。

太阴病 辨证论治 桂枝汤 疗效评价 临床药理

王伟

济南市市中区康源诊所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国经方论坛

北京

中文

116-120

201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