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青春的中国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
青春形象是新文学诞生以来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青春形象塑造背后的诉求虽然并不相同,但没有或缺乏青春形象的文学是不可想象的.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试图通过文学青春形象的塑造建构起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那一时代的文学实现了这个期许.但作为文学形象,对他们的争论或存疑一直没有终止;新时期文学的兴起,也首先是青春形象突破冰河,为这一时代的文学奠定了激越和理想的总体形象;90年代以后,文学的青春形象逐渐模糊甚至退隐,与文化消费领域中狂欢的青春面貌形成鲜明比照.这是文学人口被分流的原因之一.因此,重建当下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文学要重新与青年建立起应有的关系,首先要塑造与这个时代青年生活有关的青春形象.而文学史提供的有效经验,仍然没有成为过去。
青春文学 创作思想 形象塑造 精神需求
孟繁华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34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749-76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