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软钢丝上的”偏斜”--王润滋《鲁班的子孙》中的大众形象分析
本文以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这一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作者为了充分实现“调和”意图,在作品中策略性地塑造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大众形象。这些大众形象既带着社会真实历史经验的影子,同时又承载着作者构建与填平各种价值观念鸿沟的叙事意图。可以说,这部小说中的大众形既是作者出于意识形态选择需要的叙事产物,又是作者象征性重构历史的重要元素。该作品却生动的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错杂而纷乱的社会众象,“历史化”地理解了当时知识分子展现与解决农村经济改革敏感问题的悖论与困境。
当代小说 《鲁班的子孙》 大众形象 文本分析 王润滋
翟永明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904-91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