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周围间隙(VRS)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附18例病例)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VRS)的影像表现,根据影响特点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根据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回顾的18例,经CT、MRI检查,10例经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行MRI检查后进行增强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结果:18例血管周围间隙(VRS)均为双侧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点状、条状、或线状改变,边缘清晰锐利.部位包括前联合两侧、近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脑干大脑脚、外囊及小脑齿状核旁白质部位多发.CT平扫呈囊性低密度,边缘清晰锐利,增强后未见强化;MRI不同序列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即T1WI及FLAIR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为低信号;增强未见强化. 结论:血管周围间隙(VRS)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脑内其他囊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

血管周围间隙 核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特征 疾病鉴别

王瑞芳 祝国娟 孙宇鹏 孙志媛

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34

国内会议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95-97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