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源CT在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新双源CT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检查中的应用,遵照循证医学的理念,寻求能满足诊断前提下的最低剂量模式. 方法:(1)以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A组30例为对照,试用新模式前瞻性大螺距心电门控扫描B组30例,分别记录A、B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2)制定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由本科室两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做出诊断并评价其图像质量;(3)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例诊断准确率;(4)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 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心脏CT检查.(1)A、B组平均ED分别为(2.03±0.95)mSv、(0.82±0.33)mSv,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5,p<0.05),B组平均ED较A组降低60%;(2)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20±0.71)分、(4.17±0.65)分,两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3)A组26例、B组22例经与手术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9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5,p>0.05). 结论:新双源CT前瞻性大螺距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大大降低了射线剂量,图像质量仍然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对先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高建华 刘涵 韩文娟 赵帅 张春燕 戴汝平
武警总医院CT科,北京100039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22-227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