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动态增强CT和MRI扫描在诊断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和MRI扫描在诊断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患者,16例行动态增强CT扫描,10例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分别对病灶的大小、位置、边缘情况、信号特征、伴随表现及动态增强表现等进行分析. 结果:26例患者的病灶均为单发病灶,肿块平均直径为4.7±1.5cm,位于肝左叶14例(53.85%),右叶12例(46.15%),形态上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相比于CT和MRI平扫,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病灶周围见线样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可见病灶中心不同程度延迟强化. 结论:动态增强CT和MRI能较好的反映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 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范建锋 付振杰 宋芸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256极速CT检查中心 450052;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474250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256极速CT检查中心 450052

国内会议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52-253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