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软骨损伤MRI诊断
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是急、慢性膝关节损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诊断手段;其优势在于,除显示骨折外,还可以发现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轻微骨挫伤、软骨损伤、关节游离体等;MRI可以较准确地评估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关节绞锁/异响等异常症状、体征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膝关节损伤MRI,应合理运用多方位(如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多脉冲序列(如自旋回波SE、快速自旋回波FSE、梯度回波GRE等)、多参数(如不同的TR和TE,SPGR、SSFP、DESS等)成像;选择序列主要以检出敏感度高、操作性好、费时少为原则,兼顾对骨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等解剖结构及其病理变化的检出敏感性,同时尽量不增加总的检查时间。3.OT MR与1.5T MR相比,在相同扫描时间内,具有更优良的图像信躁比和空间分辨率。使用下肢或膝关节专用线圈,可以获得更高信躁比和空间分辨率的MRI图像。详细分析了骨折与脱位、骨髓水肿/骨挫伤、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诊断。急、慢性软骨损伤,仅根据MRI表现进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分析急性骨损伤、韧带撕裂的方位、类型,推测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软骨损伤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
膝关节 骨损伤 软骨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刘潇
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放射科,江西南昌330030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83-387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