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引导下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影像学评价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评价CT导向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患者MR图像.测量手术前及术后硬膜外压痕值、计算椎间隙高度率、对比手术前及术后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发生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硬膜外压痕高度值6.1±2.7mm,压痕纵轴值8.2±3.0mm.术后6月硬膜外压痕高度值1.8±1.7mm,压痕纵轴值2.0±2.7mm.术后12月硬膜外压痕高度值1.7±3.0mm,压痕纵轴值1.7±3.2mm.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术后影像检查能够直观、准确评估PT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临床疗效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评价
姜辉 孙百胜 郑彦宏 李俊逸 纪丙军
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济南250014 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医务处,山东济南250014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417-421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