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影像工作的目标与责任影像工作的任务是为临床诊疗提供确切可靠的影像资料,即临床诊断依据和治疗方式方法的选择参考,工作的核心是为临床服务。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影像设备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影像专业有围绕设备为中心,就影像做影像诊断而与临床渐行渐远的学科建设趋向,日益将自己放在了辅助诊断的位置,而避免使自己承担应有的临床责任,形成了专业程度分化很高的放射医生、CT医生、超声医生等等,无需置疑高专业化的出现在过去为影像专业的发展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促进了影像医学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看其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亦逐渐显现。 随着高校影像专业的独立设置,师职力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目前是影像医生的主要来源,较大地扭转了以往专科学校为主要培养地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影像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现阶段影像专业的从业人员,大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接受正规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影像专业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本院针对影像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学科建设,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梯度构建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初步形成“发挥新设备的影像学优势,深入临床专业并融入临床专业的临床化路径”的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医院影像专业的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动力,确立“以临床为中心和从辅助临床诊疗到融人临床一线”的人才成长路径,使其成为影像专业保持专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最后提出了对新人科医生(临床与影像专业)进行院前教育,保质保量地进行入科前转科培训学习、确立亚专业内轮转制度等培养措施。因此发挥影像学优势,以临床化为路径是影像专业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是影像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有效方法,也应该成为影像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院校 医学影像专业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范跃星 覃爱同 权建渊
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影像科,山西太原030006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542-544
2014-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