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类生物质炼制技术产业化的进展与展望
目前,欧美国家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除意大利BetaRenewable公司的年产6万吨规模的秸秆纤维素乙醇工厂已经于2013年10月正式投产外,美国的三家公司均宣称他们的年产6万到9万吨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装置都将在今年内建成试产.巴西等国的工业装置也在建设中.其成功经验在于采用了先进的生物炼制技术,把玉米芯的不同组分分别生产了不同产品,共同分担了原料和加工成本。同时,采用了纤维素酶就地生产,结合提取木质素产品的工艺路线,大幅度地降低了纤维素水解的用酶成本,提高了酶解发酵效率,使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接近了粮食乙醇的水平,成为世界上首家玉米芯全组分生物炼制工厂。目前,在抓紧开展油棕空壳、草类纸厂备料废渣和作物秸秆生物炼制技术研究的同时,正在采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系统生物技术对纤维素酶生产菌株进行遗传分析和改造,构建产酶和酶解效率均能提高的新的工业产酶菌株,力图进一步降了氏纤维素降解产糖成本,推动非粮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炼制产业在中国和世界的更快发展。
纤维素乙醇 生产工艺 农作物秸秆 生物炼制
曲音波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15-316
2014-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