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卢作孚在四川北碚的建设尝试(1927-193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自身军政力量和策略的优势,逐步确立了形式上对整个中国的统治权.但是,涉及地方的具体施政层面,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和影响则大多徒具虚名,思想文化领域内”多个世界”并存的情形亦是一种常态,而地处西南边疆的四川在当时更基本等同是一个”国中的异乡”.卢作孚对北碚的地方建设前后历时八年,并最终以“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形式完成了“国家化”,这一过程与国民政府宣告统一中国至其势力渗入四川的时间基本一致。其间卢作孚及其北碚建设不仅受到国民政府统一运动的外来影响,也主动参与到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来,这就为人们考察现代国家概念的具体落实提供了一个个体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济领域内的互动情形。卢作孚及其北碚建设在“地方化”和“国家化”二者间的转化固然受到时局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国家”和“地方”本身内涵的丰富,“地方”中包含着“国家”,而“国家”也并非仅仅是“中央”。这样,考察卢作孚及其北碚建设在四川与中央互动中的“意象”的变迁,就从“微观史”的角度为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

民国时期 地方经济建设 国家化进程 互动关系

池翔

国内会议

城市史研究的新疆域:内陆与沿海城市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321-332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