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由医学模式变迁看”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主要威胁,还是SARS、艾滋病等这样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大量的事实提示单因单病、病在细胞为特征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疾病谱的变化,进而人们深刻意识到个体的健康乃至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变化并非简单的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在组织的各个不同层面上相互作用发挥影响的结果,因此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必将在人类健康维护的实践中应运而生.由笔者提出的结合中西方的健康维护智慧结晶的”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将为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的形成和推进提供可操作内核.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然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社会竞争的加剧、人文精神的缺失、生活方式的改变,反作用于人类本身,促使疾病谱发生巨变,继而引发更大的生态危机。由此,医学模式亦应随之转变。而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其根本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摒弃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的“战争”关系,而进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肉体与心灵的动态和谐、合作、平衡。以祖国传统养生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等最新理论成果为依据,以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指导,所形成的一门提高生命质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长寿、开发人体潜能的生态养生学,是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生态养生学体系,而“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是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及生态养生学体系的具体可操作措施。

生态养生 医学模式 演变历程

刘长喜 马伯艳 张福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广州“首届国际养生大会”

广州

中文

17-21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