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充分利用资格后审,有效遏制围标串标

我国现行的资格审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资格预审,一种是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对潜在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是在投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招投标活动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资格预审的方式来确定投标人.这是因为资格预审可以在发标前,让招标人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众多投标申请人的资质条件、技术水平、财务能力、施工经验和业绩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剔除资格条件不合格的投标申请人,从而减少了评标时的工作量,也减小了社会招标投标总成本.与资格预审相比,资格后审具有:(一)实施资格后审制度,已备案的任何潜在投标人无需购买招标文件,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及招标控制价,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均可参与投标,潜在的投标人的数量和身份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二)不集中组织投标人现场踏勘,招标文件的答疑在网上进行,所有疑问均通过互联网无记名提出,所有答复也在网上向所有人回复,从而阻断潜在投标人之问的信息传递途径。(三)资格后审投标人的资格,在开标唱标后进行等特点。

建设工程 投标人 资格审查 围标问题 串标行为

刘曼茹

秦皇岛海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七省市第十二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68-168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