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头足类齿舌研究
根据文献整理与各博物馆标本典藏记录,台湾周遭海域的头足类物种有31科124种.头足类除了鹦鹉螺有坚硬的外壳外,其外型较一般软体动物柔软多变,因此鉴种使用的特征多具坚硬不易形变的特质,如喙(Beak)、齿舌(Radula)、海膘鞘(Cuttlebone)、软条(Gladii)、触腕及腕吸盘角质环(Sucker ring)或角质钩(hook)、平衡石(Statolith)等.头足类的口球(buccal mass)内有喙与齿舌两个摄食构造,喙是几丁质构成也称角质颚(Jaw),每个种类的形状均略有差异.鹦鹉螺的喙较其他大小相似的头足类厚而坚硬,下颚较上颚突出,且上下颚片内面之尖端处有碳酸钙增厚.头足类在各科之间,齿舌排列与样式形式也各异.头足类齿舌的名字是根据腹足纲的命名系统而来.鹦鹉螺科(Nautilidae)每一横列有13枚,包含9枚齿(tooth)与4枚齿板(plate).鹦鹉螺科的齿式(radula formula)4∶2∶R∶2∶4或表示为MP2∶M2∶MP1∶M1∶L2∶L1∶R∶L1∶L2∶M1∶MP1∶M2∶MP2.章鱼科、锁管科等每一横列有9枚,包含7枚齿与2枚齿板.章鱼科的齿式2∶2∶R∶2∶2或表示为MP1∶M1∶L2∶L1∶R∶L1∶L2∶M1∶MP1.乌贼科(Sepiidae)每一横列有7枚齿无齿板,齿式1∶2∶R∶2∶1,或表示为M1∶L2∶L1∶R∶L1∶L2∶M1.手钩鱿科(Gonatidae)每一横列有5枚齿而无齿板.齿式2∶R∶2或表示为L2∶L1∶R∶L1∶L2.头足类各科间齿舌形状或数量各异,属间齿舌形状也有明显的差别.除了少数深海种类齿舌消失,其余种类的齿舌是很好的鉴种特征.
头足纲 齿舌 生物特征 鉴种特征
何淑真 巫文隆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研究中心,台北11529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3-167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