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厦门岛沙滩浴场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研究初探

2010年4-6月对厦门岛海域湖里山、珍珠湾、曾厝垵、太阳湾和黄厝石胄五个沙滩浴场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五个采样站位,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珍珠湾(266.34±56.90 ind/10cm2)、黄厝石胄(221.87±231.95 ind/10cm2)、曾厝垵(178.06±62.22 ind/10cm2)、胡里山(139.96±33.49 ind/10cm2)、太阳湾(74.32±66.07 ind/10cm2);其中,太阳湾和胡里山两站位桡足类为优势类群,所占比例为84.2%和53.3%,其他站位以线虫为第一优势类群.中潮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垂直分布表明,在8~10cm的底层,仍然有3.1%~33.6%的小型底栖动物存在,线虫丰度最大值出现在2~5cm和5~8cm的次表层,桡足类丰度最大值出现在8~10cm的深层.在五个采样站位,线虫与桡足类数量之比,即N/C值,最大的是黄厝石胄站位,其值为72.07;次高值为珍珠湾采样站位,N/C比值为22.79;胡里山、曾厝垵以及太阳湾三个站位的N/C比值都低于2.本研究目的在于对厦门岛沙滩浴场底质环境污染进行探索性的健康评估.

底栖动物 种群数量 丰度指数

包云芳 柯苗琼 曹英昆 郭玉清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21

国内会议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厦门

中文

323-330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