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厦门筼筜湖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通过逐月采样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厦门筼筜湖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以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湖区共鉴定小型浮游动物32种,其中原生动物30种;小型浮游动物组成以无壳纤毛虫为主,主要优势种为绿急游虫(Strombidium viride)、中缢虫(Mesodinium spp.)、尾丝虫(Uronema sp.)和近亲游仆虫(Euplotes affinis)等;湖区小型浮游动物年平均丰度为5.79×104 ind/dm3,7月最高(1.54×105 ind/dm3),2月最低(5.16×103 ind/dm3);水平分布方面,湖区各站位中以干渠(S5)年平均丰度最高(1.11×l05 ind/dm3);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年平均值仅为1.04,而单纯度指数较高,年平均值达0.61,反映了群落种类组成单一,湖区富营养化较严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丰度指数

黄彬彬 郭东晖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福建厦门361005;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厦门

中文

347-353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