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恐伤肾”理论的肾虚体质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恐伤肾”致肾虚体质动物模型大鼠唾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方法:24只3月龄SD大鼠,雌雄各半,分组配对合笼,使雌鼠受孕.将孕鼠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6只,其中Ⅰ组孕鼠孕期不恐吓,正常喂养,分娩后随机抽取10只雌雄各半仔鼠作为正常对照组.Ⅱ组孕鼠从妊娠第2天开始给予恐吓,直到仔鼠出生,随机抽取10只雌雄各半仔鼠作为肾虚体质模型组.各组仔鼠正常条件喂养8周后,称重处死.观察各组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虚体质组大鼠唾液PH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虚体质组大鼠唾液CK、ALT、AST、ALP等降低,K、P、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肾虚体质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唾液中的成分确实发生了变化,说明了”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性,也为肾虚体质特征及相关病证的认识和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肾虚体质 唾液生化指标 恐伤肾理论

李翠娟 刘子瑄 巩振东 孙理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咸阳 712046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

武汉

中文

135-140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