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探针化学法在橄榄石与辉石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能以电子探针片为对象,直接对微米量级矿物颗粒进行微区成分的定量分析,对从显微尺度探讨岩石成因有着不可阻挡的优势.本文所选样品为采自新疆东部三塘湖地区二叠系条湖组地层中的苦橄质岩,因基性程度高,其成分更靠近初始岩浆,其成因探讨对分析该地区二叠纪岩浆活动的动力学背景非常有利.结果表明,从橄榄石到辉石的结晶温度有所降低,但差别不大,表明橄榄石稍早于单斜辉石结晶,基本同期。与橄榄石平衡熔体的MgO含量较低(7.86%),橄榄石、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也较低(1100-1200℃),与地幔柱形成的高镁岩浆(>12%)和高的核部温度(>1450℃)不吻合,表明苦橄质岩浆并非直接由地幔柱部分熔融形成的,但苦橄质岩中高的橄榄石含量表明较高程度部分熔融,不排除是地幔柱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热能。
二叠纪 岩浆活动 电子探针 结晶温度
汪双双 柳益群 李艳广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系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81-183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