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阿尔金奇克山榴辉岩中含铀矿物特征及U-Th-Pb年龄的电子探针研究

阿尔金造山带位于新疆、青海和甘肃省的交界地带,是西北地区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衔接地带,又是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自然边界,占有重要的构造位置.研究组在位于奇克山构造单元的阿尔金南缘榴辉岩带中进行了采样。将采集的12件榴辉岩样品制成电子探针光薄片,利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JXA-8230型电子探针在其中3件榴辉岩探针片中发现了10个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含铀矿物,其矿物大小约在6μm×8μm~15μm×29μm之间。基于U-Th-Pb定年理论,选取了9个含铀矿物的ThO2,UO2,PbO电子探针分析数据,采用中国海洋大学3XA-8230型电子探针选配MonaziteAge软件对其9组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的年龄结果为(451±49)Ma,与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岩石峰期变质年龄500Ma相比较,表明该含铀矿物形成年龄晚于峰期变质年龄,并代表了退变质年龄。最后利用拉曼光谱仪对含铀矿物的原位结构进行了测试,根据以上三种矿物的拉曼谱图,推测钛铁矿是在U放射性元素蜕变的影响下,其内部晶格构造遭到破坏后转变为非晶质,因此与标准谱图不完全吻合。而含铀矿物可能为一种变生非晶质结构的矿物,或者为一种未定名的矿物。

榴辉岩 含铀矿物 原位结构 电子探针 年龄测定

魏小燕 刘亚非 王立社 周宁超 杨文强 来志庆 赵慧博 李智明 常娜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三届青年论坛会议

武汉

中文

204-206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