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乙状结肠患者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和感染的病例分析
文章介绍了1例乙状结肠患者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和感染的病例,患者为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伴感染的晚期结肠癌病人,存在静脉血栓和感染两种并发症,治疗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相互影响,并结合相关指南或其它循证医学证据。患者的血栓为PICC导管相关的浅静脉血栓,并伴有明显的导管相关感染症状,确诊后应首选考虑拔管,然后行抗凝治疗。根据ASCO和NCCN等相关指南,该患者的血栓治疗基本合理,但患者出院带药利伐沙班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关于低分子肝素的选择,目前相关文献较少,该患者使用帕肝素有据可依,但证据尚不充分。患者的感染主要考虑为导管相关感染,因此抗感染治疗是必要的。在给予莫西沙星经验性治疗后疗效不佳,加用替考拉宁后方得以控制。在抗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导管相关感染指南》在经验性治疗之前进行血管内导管的培养及血液培养,这样后期的抗菌药物选择可能会有更加充足的参考依据。患者后期选用替考拉宁在循证医学的角度来讲,相对证据不及万古霉素。总体来讲,对于此患者的病情,应充分评估血栓和感染的可能原因,根据相关指南和研究资料谨慎选择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检验结果和相关症状体征。
结肠癌 静脉血栓 感染状况 药物治疗
柯洪琴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1-6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