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目的:在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要求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利用电子处方(医嘱)系统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等,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控制;开发利用电子处方点评系统加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力度,扩大处方点评范围和点评数量;开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我院在过去近三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建设,如建立特殊级抗菌药物网上会诊体系;完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师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体系;网上利用信息化平台统计全院及各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Ⅰ类切口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相关指标;与公司合作开发临床药学软件,开展超常预警、双十点评、病例抽样、相关指标计算等工作.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如无法前瞻性干预、统计数据不够准确、利用软件进行处方点评较难开展等.临床药师协助医院解决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专业技术问题,不断在细节上完善,力求通过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对抗菌药物前瞻性干预,进一步促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水平. 方法:临床药师配合信息科联合开发手麻系统及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填报系统,并首先对血管内科、胸外科进行试点,并对医师加强培训,并对医院填报工作进行全程监控、不断完善、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确保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顺利实施. 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院通过完善医院手麻系统和增加HIS系统中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填报模块,解决了抗菌药物围术期给药时机无法准确提取、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及预防用药各指标统计不准确等问题,并能够在医生开具医嘱之前明确用药指征,并加以提醒和限制,并可以在用药后细化抽样条件进行点评,大大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及处方点评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积极参与,完成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其专业技术优势,成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抗菌药物 信息化管理 临床药师 干预作用

安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河南 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江苏扬州

中文

161-164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