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系指外周血循环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2.0×109/L,当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0.5×109/L时为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细菌感染的风险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尤其是合并粒细胞缺乏时会继发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诱发甲亢危象,如不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当,常可危及生命.因此,监测患者粒细胞水平,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防治粒细胞缺乏成为临床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为1例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片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推断原则,本例甲亢患者发生粒细胞减少与口服甲巯咪唑片使用符合5项判断条件,即:1)符合时间先后顺序;2)联系的一致性;3)生物学合理性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衡量,因果联系的判断是合理的,符合科学逻辑的;4)剂量反应关系与联系的特异性:患者在服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后,粒细胞恢复正常,服用ATD治疗期间监测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服药3个月时出现粒细胞减少。故可认为该甲亢患者出现的粒细胞减少与其服用甲巯咪唑片之间的关系属于“很可能”的关系,与甲状腺疾病本身所致之间的关系属于“可能”的关系。 本病例提示医生和药师,对于初诊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争取早期积极的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在初治阶段应每周1~2次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由于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常见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可达26%,因此也应注意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白细胞减少,以免加重白细胞减少的程度。作为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应善于注重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协助医生和患者发现和解决问题,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甲巯咪唑片 不良反应 粒细胞减少症症 合理用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
马薇
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50-53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