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例52岁男性因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胃溃疡入院患者,于入院当日首次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20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分钟后出现胸闷、气短、坐起后出现晕厥、按压人中后意识恢复.立即停用鹿瓜多肽输注,并进行抗休克治疗,约10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 目前唑来膦酸引起APR时,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予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研究证实IPP可使VDR表达水平上调。维生素D为免疫调节蛋白,可在适应性免疫和固有性免疫中发挥抑制作用。因此维生素D可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减少IFN-γ的生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虽然骨质疏松治疗指南中建议在摄入充足的膳食钙和维生素D,但在服用钙和维生素D是否能改善唑来膦酸引起的APR目前仍有争议。CatalanoA等研究发现,患者在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前加用5天30万IU的维生素D3滴丸口服,可迅速增加血清中25 (OH)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减少骨骼肌肉疼痛症状,炎症指标也明显下降。而Bourke S等研究发现对于维生素D缺乏低风险患者(25(OH)D>25nmol/L),口服钙和维生素D并不能改善唑来膦酸引起的APR。因此对于如何有效预防唑来膦酸引起的ARP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鹿瓜多肽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徐焕春 宁泽琼 赵先 乔逸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32;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江苏扬州

中文

138-140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