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2010年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及其原因初探
目的:以江苏省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人群为基础,对其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子,提出头孢曲松钠的安全用药措施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2010年经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搜集的因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的汉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不良发应病程信息、治疗信息等).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选用频数分布、中位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江苏省2010年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者以10岁以下年龄组最多(386例、占21.1%),有173例(9.5%)报告为超适用症用药,头孢曲松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样反应1622人次(88.0%),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1332例、占69.7%). 结论:2010年江苏省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以过敏样反应为主,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多见于10岁以下婴幼儿童及22-29岁青年,全年数据反映出不良反应发生峰值在7、8月,不良反应转归良好.存在一定的超适用证用药情况.
头孢曲松钠 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 安全用药
朱丽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163-170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