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联合用药致剥脱性皮炎1例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能与迟发性超敏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类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一般由Ⅳ型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即重型药疹。某些药物也可导致剥脱性皮炎发生,如陈劲柏报道1例盐酸左氧氟沙星致剥脱性皮炎伴过敏性皮炎。头孢他啶虽无致剥脱性皮炎的报道,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双硫仑样反应、药疹、过敏性休克、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但临床使用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本例患者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未出现上述反应,故可排除。患者入院后第2d输注头孢他啶约半小时后,双下肢出现大片状皮疹,停用头孢他啶并给予对症治疗后,皮疹症状未减轻反而加重,再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对症治疗后皮疹症状逐步好转,说明患者的皮疹症状与注射用头孢他啶和(或)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明确的时间关联性。考虑患者为高龄过敏性体质,注射用头孢他啶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为首次使用,未继续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后症状好转,故考虑为左氧氟沙星或(和)头孢他啶导致剥脱性皮炎。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有关,可能与单次大剂量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有关,也可能与患者年龄偏大、器官功能趋向衰竭、体质发生改变等因素有关。本病例提示临床应注意用药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分析,必要时请专科医师与临床药师会诊,避免或减少对患者的损害,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左氧氟沙星 头孢他啶 联合用药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 发病机制 药学监护

徐兰 陈集志 张增珠 李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药械科,南昌 330002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江苏扬州

中文

221-222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