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雷公藤甲素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蛋白质组学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处理A549细胞,CCK-8检测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在分子机制研究中,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雷公藤甲素作用前后表达差异蛋白,采用GO、KEGG和INTACT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蛋白功能、信号通路和蛋白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技术对目标分子进行生物学验证. 结果:随着雷公藤甲素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人A549细胞凋亡率增大,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细胞周期检测发现细胞被阻滞在G2/M期.在蛋白组学研究中,共鉴定了5799种蛋白质,其中5060种蛋白质有定量信息.雷公藤作用于A549细胞后,560种蛋白发生差异性表达(p<0.05),这些差异蛋白参与细胞过程、代谢、生物调节等过程并与氧化磷酸化、MAPK、Wnt和ROCK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雷公藤甲素能上调Prohibitin-2、PARP1、CADH1等蛋白的表达,下调SON、CD109、HNRPU、CNTN1、smad2/3等蛋白的表达. 结论:本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对人肺癌细胞A549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内氧化应激、DNA损伤、细胞周期调节等过程有关,并影响氧化磷酸化、Wnt、p53和ROCK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为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生物学信息.

肺癌 雷公藤甲素 A549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组学 临床药理

李芳琼 赵东晓 王伟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16-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