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杨维桢”情性论”诗学研究
杨维桢的作品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他是有元一代至正以后的诗坛主盟。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元代后期的诗歌创作,还对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引领的作用,他是在诗歌实践和理论探讨两个角度为明代诗歌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镰先生在《元诗史》中论及杨维桢时说:“不论持怎样的诗学观点,元代诗人是以虞集、杨维桢、萨都剌为代表则无可否认。元诗风格,在虞集与杨维桢的诗篇之中有典型的体现。杨维桢是不是元代最有成就的诗人,可以、也应该有争论,但他无疑是最有影响的诗人。”杨维桢对于中国诗学的贡献在于他对传统乐府诗的继承、对民间竹枝词的引进、提升和在传统“诗言志”理论基础上对诗学的开拓。杨维桢诗学的基本思想是“情性论”,他将艺术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并对人的情感本质进行本质性的论述。即便他没有形成一套可以长期实践的价值模式,但是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士人的生活理想与价值架构,如果他没有超越特殊文化框架影响下的人生追求,但是他改变了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人生价值构成,并将他们对于生活理想的追求进行了艺术化的表达。杨维桢“情性论”诗学是以人为核心构建的独特的诗学体系,他的诗学追求是本着他对人的独特理解,并将人的价值追求作为诗歌发展的根本原则。杨维桢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人的可能性,他科举中第后兼济天下为己任,完成士人的理想形态。但是当仕途多挫后,他独善其身,并不断尝试不同文化思想对于人生的设计。并且,当南方经济发展,人的现实生活的一些欲望也呈现在杨维桢的诗歌及诗论中。
元代诗歌 杨维桢 情性论 创作风格 诗学思想
高杨
中国传媒大学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58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