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草产业是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所谓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简单讲就是指:一家一户的牧民,在天然草原自然生长的草地上依靠放牧经营牲畜的一种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草原畜牧业从游牧发展到定居定点放牧后,虽然逐步有了棚圈,有了一定的补饲和放牧的范围限制,但其依靠在自然草场上放牧的畜牧业生产基本方式和特征没有根本改变.要深刻领会国务院《意见》精神,学习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突破靠天放牧观念、粗放经营方式、游牧经济传统、单一经济模式、分散松散懒散习惯的束缚,树立建设草产业的新理念。详细搞清水情,在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原则指导下,搞好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在科学规划基础上,组织项目实施和配套的水、电、路、讯、村及防护设施建设。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原则,试点、探索、设计组织机构、服务体系、科技项目、产业路线、示范基地、居民小区,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相关事项的模式、规模、形式问题。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部门多专业协调配合,实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走群众路线。运用“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指导草产业建设。变革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创建草产业,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实现“三生”良性循环,是一件大事、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的改革,必然会引起多方面的变革,一定要加强领导、坚强领导。
草产业 草原生态 循环经济 战略规划
夏日
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央党校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5-11
2012-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