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建设贮藏窖是锡盟马铃薯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锡盟马铃薯产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盟农牧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贮藏设施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由于马铃薯贮藏能力不足,2011年生产的商品薯无法通过贮藏来调节市场,造成收获期集中上市,商品量相对过剩,价格下挫,农民增产不增收.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市场大环境的因素,也有人为故意打压价格的因素,但最为关键的还是马铃薯贮藏能力差,特别是今年马铃薯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过剩,且马铃薯产品保质贮藏期短,销售期短,农民现有贮藏能力低,造成马铃薯产品集中上市挤压,又急于销售,价格一路下滑.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建设贮藏窖就成了锡盟马铃薯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综合分析锡盟马铃薯生产种植情况和加工现状,建议分层次补贴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即分贮藏能力500吨、1000吨、2000吨以上3个层次进行补贴,随贮藏能力增加,补贴标准逐渐提高。 为稳定全区马铃薯产业发展,2011年马铃薯收获期期间自治区紧急下放了2000万元的仓储补贴资金,并要求各地方出台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种植户加速建设临时性储窖,多储多藏,力争把已收获的马铃薯在霜冻以前全部储藏到安全的地方,以延长销售时间。 2010年农业部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自治区农牧业厅下发了《关于抓紧调研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的紧急通知》(内农牧产发”2011”371号),根据文件要求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将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产品初加工工程。2012年重点奖补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设施,中央财政奖补标准为设施平均建设造价的30%.地方各级政府安排配套补贴资金,其余资金由农民自筹。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对锡盟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带动和推动作用。

马铃薯种植业 贮藏窖 产业化发展 资金投入 政策支持

翁发满 叶世海

国内会议

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44-47

2012-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