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森的沙草产业之路

钱学森倡导的沙草产业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系统工程思想整合的“阳光农业体系”和“绿色产业集群”。采用现代思维、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的一系列新成果,用“草畜工贸四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推动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集约化,向市场要效益,为沙区百姓谋福祉。 目前汉森酒业以乌海市为中心,在周边的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境内开辟了近5万亩葡萄种植基础。阶段性目标是:以林草为屏障,营造小生境和微环境;以葡萄为主,间种其他粮食作物。现已种植杨树、沙柳、柠条、梭梭,并形成了乔灌结合的防风林带和以灌等沙生植物为主的葡萄垄间隔离带。钱学森建议以以色列的沙产业技术为借鉴,在节水灌溉方面,一直采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与设备,使单位面积的耗水量下降了50%以上。同时在滴灌时使用水肥灌溉法,即用“肥料罐”,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使施肥方便、快捷,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从目前来看,这种方式“一举两得”:一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起到了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 汉森酒业还将建立“汉森-乌珠慕(蒙古语葡萄)循环经济示范园”,探索循环经济试验示范模式。在示范园内,以沙地绿色有机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制生产为核心,将酿酒下脚料作为饲料添加剂,结合葡萄园的间种牧草,成为优质杂交羔羊的饲料;人畜的粪便进入沼气池,补充工业与生活能源,结合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使园区的能源消耗将降低到正常的30%以下。沼气产生的底肥将是最好的有机肥料,又循环进入连栋鲜食葡萄大棚,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有机循环经济链。 在沙漠地区,汉森还将采用简单又普遍使用的模式——地膜覆盖技术。在干旱、高蒸发区给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作物,创造一个地表微环境,大幅度减少土壤蒸发、保持温度。为有效应对灾害性气候带来挑战,将沿着“绿化——转化——产业化”的新路大胆实践,变不毛之地为新绿洲。 总之,开发沙草产业就是要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资源,变对抗为顺应。充分利用光资源、风资源、沙资源,采用高科技,遏止沙漠化,发展大农业,创造新奇迹。只要锲而不舍,科学开拓,沙产业绿色种植就一定大有可为。

沙产业 草产业 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

撖建平 薛晓先

内蒙汉森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669-671

2012-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