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HBsAg及HBeAg定量在乙肝抗病毒治疗中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BsAg及HBeAg定量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包钢三医院感染科68例急慢性肝炎治疗过程中的血清标本,其中急性乙肝13例,慢性乙型肝炎55例(阿德福韦酯治疗组36例,恩替卡韦治疗组19例).急性肝炎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慢性肝炎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最长48周,HBsAg、HBeAg及HBVDNA数值变化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急性肝炎组HBs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为100%,且治疗前后HBsAg及HBeAg定量均有统计学差异;慢性肝炎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及恩替卡韦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HBsAg定量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BeAg治疗12周后至治疗结束时与开始治疗时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肝炎治疗中,两组通过抗病毒治疗,HBV DNA不可测值有差异(P<0.05),但HBsAg阴转,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均无差异.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HBsAg及HBeAg定量判断近期治疗效果,HBeAg定量及HBVDNA更准确,有意义.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定量分析
朱子彬 滕宏琴 王昌华 张芙莉 闫坤 乔军霞 任利军 吴燕燕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38-141
2012-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