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见肺之病,知肺传脾,当先实脾”

肺脾关系在肺系疾病的发病、诊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提出了“见肺之病,知肺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金匮要略》中的名言,说的是肝病容易传至脾胃,治疗肝病应注意健运脾胃。在五行中,肺属金,脾胃属土,二者母子相生。病理上,一方面,呼吸道疾病日久可以引起脾胃的病变,最后治疗肺系疾病的药物需要通过消化道吸收,其寒热温凉之性对脾胃的气血阴阳一般都有或轻或重的影响,这些都是临床需要考虑的精细之处,肺主一身之气与脾胃升降气机的作用密切相关。肺宣发功能是向上向外,与脾的引清功能相似,肺主行水与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正常运行有赖于肺的通调水道与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对于”见肺之病,知肺传脾,当先实脾”的临床意义,首先,这体现了既病防变的思想,还可以防止治肺的药物影响到脾胃功能。最后分析了两者的不同,肝与脾胃是相克关系,肝病传脾胃属于逆传,病情较重;肺与脾胃是相生关系,肺病传脾,属于子盗母气,病情相对较轻,从外感病的演变规律来看,肺脾受到的影响最大,不论感受的外邪是寒还是热,肺与脾胃都是传变的主要对象。所以说,临床上在治疗肺系疾患时,应重视肺脾关系,见肺之病,知肺传脾,当先实脾。

肺病 辨证论治 脏腑理论 肺脾关系

李耀辉 曹利平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西安 710000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九次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1-3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